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周子衡:数字货币也是“现金”,“无现金社会”不会出现

2017-08-15 周子衡 互联网金融

作者: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磁云唐泉金服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周子衡

来源:清华金融评论



不能片面地理解“现金”,将其等同于“货币实物”


经济社会中,人们往往将纸币、铸币,甚或电子货币等称为“现金”,以“现金”支付的交易,也被视为“现金交易”。经济社会普遍使用网络支付之后,以纸币、铸币、电子货币等支付的交易大为减少,甚或在许多地方或时候消失了。于是乎,就出现了所谓的“无现金”交易的提法,甚或有提出“无现金社会”。这就将“货币实物”等同于“现金”,将不使用“货币实物”进行支付结算的交易理解为“非现金交易”,将普遍的非货币实物交易的经济体系,称为“无现金社会”;进而认为,没有实物依托的数字货币不是“现金”。简言之,这是“肉眼”带来的偏见,就是说,眼睛看得见的就是现金,看不见的就不是现金,或者说,掏得出来的就是现金,不用掏出来的,就不是现金,这便错得离谱了。是否看得见或摸得着?这根本就不是判定“现金”与否的标准。

现金是一个财务概念,有所谓的现金管理规范。现实经济生活中所谓的“取现”、“用现”、“套现”、“兑现”等等,有财务意义上的“现金”含义,但对个人来说,大多指的是“货币实物”,许多情况下,就是所谓的“现钞”。具体来说,小额的部分,往往指的是“零钱(铸币)”或“零钞(小额纸币)”,大额的部分指的是“(面额)纸币”。“现钞”与“现金”的差异,就在于,前者是一个实物的概念,后者是一个财务的概念。金属铸币时代,铸币用“范”来浇铸,近代铸币为硬币替代,就是用机器冲压而不再使用浇铸方式了,造币的效率大为提升,金属币的质量、品相都有极大的改观。“钞”是纸币印刷的金属印版,所以是一个金字旁。古时发行纸币被称为“行钞”;纸币也被称为“钞票”,也有所谓“点钞”、“用钞”之类的提法。现而今,一般来说,“现钞”往往指的就是流通中的纸币等货币实物。可见,将“现金”与“现钞”划等号,是错误的,认定没有货币实物,便是“无现金”,则更是错的离谱。


经济社会离不开“现金”,不会出现一个“无现金社会”


依照财务规则,现钞只是现金的一部分,但绝非全部。网络支付可以实现“无现钞交易”乃至“无现钞社会”,但绝不是所谓的“无现金交易”,更非“无现金社会”。宏观地看,流通中的现金M0并不会因为数字货币的出现而消失,反而会得到强化。数字货币没有实物形态,但是它在财务性质上是“现金”。因此,数字货币大行其道,根本不意味着一个无现金社会的到来,它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消灭“现金”。其他种类的网络支付工具的普遍使用也是如此,可造就一个无现钞的支付体系,但无法产生一个“无现金”的社会。

现金交易是指在成交和结算在同一天内完成的交易方式。现金流量表是三大财务报表之一。现金管理不仅是日常性的财务活动,还是相应的金融业务,更是有关当局的监管内容。银行等类似的金融机构也有着一系列的现金业务。货币政策当局将货币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真是从流通中的现金M0开始,渐次拉升为M1、M2…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围绕着“现金”,企业、政府、金融,乃至居民家庭各方面的经济活动,虽然可以越来越广泛而普遍地不再依赖“货币实物”,但是时时刻刻却根本离不开“现金”。片面认识导致了错觉,错觉滑向了严重的误解,甚而谬行到“无现金社会”的幻觉。     


数字货币是“现金”,货币实物不会彻底消失


大量的移动支付、网络交易之类没有“现金实物”的交易活动,在财务上,往往也正是所谓的“现金交易”。一系列的交易凭证和交易指令,往往都是直接间接归于现金结算流程的。交易者看不到货币实物,甚或看不到现金实物,但是依然所为是“现金交易”。广泛而普遍的记账交易,并不等同于“非现金交易”,更非“无现金交易”。

经济社会越来越越广泛使用的各种数字网络支付工具,在使用中,不仅作为现金的凭证或现金交易的记账指令,其来源更不是凭空产生的。那些准数字货币或未来的法定数字货币往往直接间接地来自于对既有现金的“兑换”,法定数字货币自身的货币属性依然是“现金”。未来,经济社会的的确确远离了货币实物,数字货币等大行其道,但是,这只是经济社会逐渐放弃了货币现钞而已,流通中的货币的现金属性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只是从物理形态转换为数字形态而已。

数字经济需要数字货币,而数字货币是现金的“光大”,而非现金的“消亡”。就此而论,网络数字技术为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正是“现金”的数字化,而非造就“无现金社会”。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也将带来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运行,流通中的现金将更趋于有效与活跃;金融机构的现金业务也将更为有效、发达与成熟,而非趋于减少甚或消失;财务活动中的数字化的“现金”将更趋积极、精确、有效益,根本无法减少使用,更无从消亡。可以说,数字经济与数字货币带来的正是一个数字现金大行其道与更上层楼的全新时代,绝非现金的减少或消亡的“无现金”末路。

货币历史表明,新旧货币形态之间的兴替转换,是结构性的,旧形态货币依然有所保留,并不会彻底消失,这一连续性或继承性,往往是必要的,甚或必须的。因此,数字货币滥觞于数字经济时代,但是,货币实物并不会消失,仍然在经济社会中存续下来,以确保货币体系的连续性、稳健性。

总之,无视“现金”的财务属性,将其矮化为“货币实物”,派生出“无现金社会”的错误概念,这些无益于健全货币理念,甚或紊乱了社会认知,不利于货币形态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不宜倡导建立所谓的“无现金社会”。


本文將发表于《银行家》杂志九月刊




未央精选

案例分析

先锋支付:基于互联网支付技术为B端企业赋能

新潮传媒:用互联网思维改造线下媒体

福佑卡车:搭建整车物流交易平台 提高物流行业资产与资金效率

会分期:赋能长租公寓,打造租房界“天猫”平台


深度观察

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现状报告

低杠杆的互联网小贷牌照,为什么依然被热捧?

高红冰:从中美共享单车差异,看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

区块链如何重塑公共服务,两种路径和三大挑战


活动&荐书

《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格局与发展》,你拿到手了吗?

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全阵容45位嘉宾观点集锦

未央海外游学计划启动!英国金融科技之旅等你报名

【GELP荐书】这是属于父辈的故事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专业研究 | 商业模式 • 政策研究 • 行业分析

内容平台 | 未央网 • "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iefinance

创业教育 |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 • 全球创业领袖项目(报名中!点击查看详情)

网站:未央网 http://www.weiyangx.com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您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权,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其联盟关注人群超千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